“愚公移山,改造中国”。在沂蒙山深处,有一座以村庄命名的高铁站。村内,毛主席的亲笔批语依然熠熠生辉,照亮着这片名为厉家寨的土地。2025年8月22日上午,永利yl23411齐鲁星火·红韵青歌实践小分队走进厉家寨党群服务中心,与党支部成员开展交流座谈会,一问一答间,探寻这片红色沃土上生长出的发展之道。
回望来时路:红色血脉代代传
走进党群服务中心,一项项荣誉、一件件旧物,无声地述说着厉家寨不平凡的往昔。在党支部书记厉明聪和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中,队员们了解到,在革命抗战时期,厉家寨人民积极拥军支前,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在交流中,工作人员表达出对红色文化的深深自豪感,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撑厉家寨一路奋斗至今,他回答:“是代代相传的红色血脉。”直至今日,这红色精神依然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。访谈中,工作人员提到,每年毛主席诞辰,镇上的毛主席广场会有包括附近居民与游客在内许多人前来瞻仰;每年的10月9日——毛主席批示纪念日,这个独属于厉家寨的特殊日子里,村党支部都会组织老干部、老党员通过召开茶话会等形式,向后辈们讲述从前的故事,亦有文艺演出等丰富的活动,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生活,也吸引了周边村镇甚至外地的游客参与。
看今朝发展:业兴民富青山秀
访谈中,团队成员逐步了解了厉家寨的辉煌奋斗史。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中,队员们了解到,这里曾自然条件恶劣,粮食亩产不足百斤。但厉家寨人民没有向困难低头,他们以“愚公移山”的劲头开山辟水,创新运用“两生夹一熟”的方法改良土壤,并修建水库与水渠。历经十多年奋斗,亩产提高至五百余斤,解决了温饱问题,吸引众多公社前来学习。毛主席在当地县委提交的报告中亲笔批示:“愚公移山,改造中国,厉家寨是一个好例。”
进入九十年代,为走上致富道路,厉家寨党支部派人赴烟台学习技术,因地制宜结合本地三面环山,气候适宜,水质良好等实际引进大樱桃种植,并逐渐扩展成片,形成规模化种植区。2019年,这里被全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“中国樱桃第一乡”。 直至今日,大樱桃产业依旧是当地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。
如今,随着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,厉家寨依然守护着绿水青山。通过制定生态保护规章、开发生态旅游景区等一系列举措,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,守好一方山水,真正造福了这一方百姓。
展望未来:红韵绿脉共生辉
被问及厉家寨的未来发展方向,工作人员提到,厉家寨今后将继续深耕大樱桃产业,发展果脯、饮料等深加工项目,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基础设施,打造好“中国樱桃第一乡”这块金字招牌,同时积极盘活当地的红色资源,建设绿色、创新、美丽的革命老区新时代农村。
厉家寨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,也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农业典范。访谈结束后,团队成员孙小琪谈到:“在这片被历史深深滋养的土地上,厉家寨人民代代传承着艰苦奋斗、敢为人先的精神。当地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,正是厉家寨精神的当下体现。如今,一座座现代化楼房拔地而起,一班班高铁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驶向远方。我们赞叹于经济快速发展背后那一脉依旧青的山、依旧清的水,也更坚信,在愚公精神的引领下,厉家寨人民必将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,延续他们的光荣与梦想。”
愚公移山,永不止步;戮力同心,共建家园。通过与厉家寨党支部成员的深入交流,我们真切感受到这个小村庄一步步走向富裕的奋斗历程。知来路,方懂艰辛;明当下,更期未来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在感慨厉家寨敢为人先,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,更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把个人奋斗的坐标系嵌于新时代的大棋局之中,与时代同频共振。